“飛石、滑坡、泥石流嚇不退英勇的修路人”
“今年四川汛期來得特別早,四月雨季就到了,公路搶通、保通、防汛安全形勢非常嚴峻,壓力巨大。興蜀人嚴陣以待,全力以赴,確保生命線安全度汛。”
——四川興蜀公路建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曾宇
一年多以來,在“5.12”災后恢復重建這場偉大的戰役中,四川興蜀公路建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勇挑災后恢復重建重擔,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發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和省交通運輸廳、廳公路局的領導下,精心組織、科學管理、高效施工,以公路人特有責任感和使命感,撫平交通基礎設施遍體的“傷痕”。為今年年底主要項目基本形成通車能力,興蜀建設者們面對今年汛期來得早的嚴峻挑戰,團結一致,眾志成城、不辱使命、主動出擊,構筑起堅不可摧的堡壘。興蜀公司快速攻堅、豪邁挺進、一條條生命之路,正在災區不斷延伸。在完成災區公路重建既定目標的同時,確保了生命線的暢通,為構建震中災區和諧作出了新的貢獻。他們的成績令人驚嘆,精神催人奮進。
綿長的545公里恢復重建重任
按照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的部署,四川省公路恢復重建分三個層次:高速公路由四川高速公路建設開發總公司負責;國省干線及重要的經濟干線除4個重點項目外,全部由各市州政府負責;農村公路和客運站等由縣級人民政府負責。為強化項目管理,打造典范工程,四川省交通運輸廳主持成立了四川興蜀公路建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專門負責事關災后恢復重建全局的4個重點項目的建設。這四個項目是:國道317線汶川至馬爾康段、國道213線川主寺至汶川段、省道303線映秀至臥龍段和省道303線臥龍至日隆段,總里程約545公里。
唯一的震中生命線通道
阿壩地震災區地形險要,兩邊高山腳下一條奔騰的河流。由于沒有開闊的地方,可利用的平地十分少,人們的房屋一般都是沿河而建。公路基本上是人們出行的唯一交通方式。特別是地震后,余震不斷發生,公路沿線次生災害綿延不絕,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都十分嚴重,給公路恢復重建帶來巨大的困難。
作為阿壩州重災區唯一的出行交通方式,保通已成為興蜀人災后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公路不恢復,災區整體恢復重建將舉步維艱。特別是國道317線汶川至馬爾康段、國道213線川主寺至汶川段、省道303線映秀至臥龍段和省道303線臥龍至日隆段四個項目更是阿壩災區的交通主動脈。道路保通不僅關系到各援建單位災后重建的順利開展而且更關系到災區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
災區人民在關注、援建的兄弟省市在關注、全國人民在關注,一曲如史詩般氣貫高原的保通之歌在災區上空奏響。
異常艱巨的保通任務
災后恢復重建期間,運輸各種建材和物資的車輛絡繹不絕,本來災區公路通行能力就十分有限,加之各路災后重建大軍的陸續進駐,導致公路施工面臨更加艱巨的保通任務。比如,國道317線汶(川)馬(爾康)路,國道213線川汶路每日交通量均為數千輛左右。
地震災區脆弱的地質環境是道路保通必須面對的客觀難題。比如:映臥路所在地區地勢呈V字形,兩邊高山之間是奔騰的漁子溪,河道兩邊基本沒有多余的空地,公路只能沿漁子溪蜿蜒盤旋。“選線沒有回旋的余地,必須在原線上改建。”公司總工程師袁泉介紹,地震之后不斷發生的余震,使映臥路地質情況發生了劇烈的變化,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災害頻繁發生。汛期常見的大暴雨,時常導致大的塌方和泥石流,道路時常被迫斷道……
2009年汛期,省道303線映臥路沿線多處山體垮塌,河道堵塞,多段公路被淹沒,交通一度完全中斷。YW2合同段k11+500~k12+500段大面積泥石流斷道;YW3合同段k13+100~k13+500段密集飛石砸毀設備;紫荊隧道進口處工字鋼明洞被飛石打斷6根,大面積的泥石流將隧道洞口堵住,風機、拌合機等設備被泥石流淹沒;K34+010—K34+615處飛石現象最為嚴重,平均每隔5-6分鐘發生一次,飛石最大約3-4方,頻率高、覆蓋面積大、下落速度快、持續時間長。特別是2009年6月28日,由于垮方的影響YW2合同段和YW3合同段大約有400余名工人被困在施工現場,與外界失去聯系。映臥代表處第一時間組織開展搶通工作,努力確保被困作業班組的生活物資供應,6月29日下午,被困民工平安脫險。
2010年2月4日,國道317線汶馬路k40處木堆高邊坡山體崩塌,造成浦溪至甘堡段全線斷道。
2010年2月13日(農歷除夕),國道213線川汶路LJ9合同段發生山體滑坡,道路被迫中斷。
2010年4月11日,國道317線汶馬路K22+130處上邊坡垮方,導致以施做的邊坡主動防護網被拉裂損毀長約50米,垮塌方量約500余方,道路完全堵塞。
2010年5月15日,受連日的大雨的影響國道317線汶馬路k48維關小橋處的臨時便橋,被上游下來的泥石流沖毀,造成大批的車輛阻塞。
2010年5月21日,國道317線汶馬路K19+140處洪水淹沒通化小橋便道。
2010年5月29日上午10時,國道213線川汶路K861+900路段處(汶川縣境內雁門鄉索橋村大巖包)發生山體垮塌,國道213線被迫中斷。
2010年5月底以來,省道303線臥日路沿線多處山體頻繁發生塌方、飛石、泥石流等次生地質災害,對已鋪筑完成的油面工程造成了較大的破壞,特別是K58、K69等處瀝青砼上面層出現大面積坑凼、裂縫等損壞,交通一度中斷。
2010年6月7日晚上23時20分,國道G213線川汶路茂縣業主代表處管轄LJ10標段,七星關明洞保通便道被連日來暴漲的岷江洪水沖毀近100米長,導致國道G213線川汶路斷道。
2010年6月7日晚6時,川汶路LJ3合同段發生泥石流,岷江鄉圓管涵便橋隨時面臨了垮塌的危險,國道213線川汶路松潘段被迫斷道。
2010年6月8日14時50分,國道317線汶馬路K101+100段長40多米路段塌陷,深達20余米,外側擋墻全部垮塌,交通中斷。
2010年6月10日國道317線汶馬路LJ2合同段內出現山體塌方,垮方量達2000多方,國道317線被迫中斷。
2010年6月11日晚,國道317線汶馬路K81處山體垮塌約2000方,交通中斷。
2010年6月11日晚上20時,強降雨再次襲擊省道303線映臥路,大雨誘發2010年入汛以來最大的一次泥石流。泥石流掩埋原坡面和道路,形成傾角大于45度的新斜坡面。施工便道上邊坡設置的防護裝置慘遭破壞,除有10余品鋼筋籠完好外,大部分鋼筋籠已全部被泥石流掩埋。大雨過后,K34處再次發生飛石現象。經觀測,此次飛石不僅個體體積大而且頻率高,沿線設置的雙層被動網已被砸得面目全非。映臥路被迫從2010年6月12日起斷道。
未雨綢繆 鋼班子、鐵隊伍
為公路搶通保通提供支持保障
公路災后恢復重建里程長、地形地貌復雜、保通任務艱巨。為此,興蜀公司結合災區建設項目特點,在實踐過程中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一整套比較健全的道路安全保通工作體系。建立了以公司總經理—分管領導—公司安全主管部門負責人—代表處處長—管段工程師為主線的五級道路安全保通管理體系,配合當地安全、公安部門督促監理和施工單位落實安全管理領導負責制,分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強化各級安全管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安全管理制度、汛期值班制度、安全例會、安全檢查、事故報告、安全應急救援預案、安全目標責任、地質災害排查與防御、安全投入保障等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規章,全面理順了公司各項道路安全保通管理工作。
艱辛的保通歷程
飛石、滑坡、泥石流何所懼,誓死保通生命線。
舉國關注,國道213線搶通大會戰
地震后地質災害頻發,2010年5月29日上午10時國道213線川汶路K861+900路段處(汶川縣境內雁門鄉索橋村大巖包)發生山體垮塌,國道213線被迫中斷,數千車輛滯留。
災情發生后,興蜀公司茂縣代表處立即啟動公路保通搶險應急預案,調集人員(10余人)、裝載機2臺/機械挖掘機2臺壓路機1臺、工程車4臺,發電機6臺燈照明設備,趕往現場進行搶險。
省委副書記李崇禧、副省長王寧帶領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高烽、興蜀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曾宇親臨一線指揮搶險。搶險隊經過現場勘查后認為:道路搶通的困難在于右側山體破碎,垮方的風險高。因此,搶險隊提出了先排危后清方的搶通方案。首先,消防隊員先用高壓水槍對垮塌面進行沖洗,排除松散易墜落的土石;其次,搶險隊員在扎上保險繩等防護措施后,用撬棍等工具進行人工排險;最后,爆破手對大塊危險進行爆破。經過前后8次人工爆破和高壓沖刷后,隱患點已基本清除。興蜀公司茂縣代表處立即組織待命的2臺挖掘機和4臺裝載機進行清方作業。31日晚8時,茂縣至汶川方向車輛正式放行。以興蜀公司為代表的修路人又一次用行動訴說著交通建設者們的忠誠。
臨危不亂,快速搶通汶馬路
2010年6月10日國道317線LJ2合同段內出現山體塌方G317垮方量達2000多方,國道317線汶馬路被迫中斷。
由于垮方段落山體尚不穩定,不斷有飛石落下,原有道路不能保證安全。興蜀公司理縣代表處處長王屹召集參建單位進行緊急討論,將方案定為LJ2合同段新建便道臨時通行。方案確定后,王屹立即組織施工單位調集機械設備投入到道路的搶通作業。王屹果斷命令正在施工中的桃坪小橋停止施工,將該處靠汶川方向一側的橋臺模板拆除,修筑臨時通道。同時,為防止洪水沖毀便道,王屹組織施工單位臨時從附近調集了大量涵管埋置在便道之下。經過數十個小時的奮戰,6月11日晚上8時施工便道填筑完畢,汶馬路再次恢復通行。
勇者無懼,修路人氣貫恐怖峽谷
2010年5月中旬以來,受持續降雨的影響省道303線映秀至臥龍公路頻發泥石流、飛石等地質災害。5月26日下午, 被稱為“恐怖峽谷”的YW4合同段K33+300-700處發生嚴重飛石,砸壞工程車3輛。6月1日由于該處飛石頻率高且體積大,施工便道被迫中斷。
災情發生后,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沈忠仁總工程師和公司曾宇董事長率相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涉險穿過飛石區,實地查看災情。隨后,沈總工和曾董事長組織相關人員召開安全搶險保通會議,針對搶險保通工作作出統一部署:一是成立以樊增彬為隊長、陽江林、易春茂為副隊長的公路搶險保通現場突擊隊,現場設立公路搶險保通辦公室;二是在組織搶險前,作好各種安全應急措施,確保搶險人員的安全;三是及時向當地政府報告現場情況,請當地公安部門派員維持現場治安和交通秩序。
按照會議部署和安排,突擊隊冒險突擊,爭分奪秒搶通道路。雖然飛石一次次地打中挖掘機、裝載機,舍身傾力搶險的挖掘機手、裝載機手、安全人員沒有退卻。飛石一次次中斷道路,搶險隊員一次次地清通便道。如此幾經反復,勇士們終于在6月3日下午4:20分搶通便道。當晚8:20分滯留在此的312輛各類車輛全部安全順利通過“恐怖峽谷”。
一位來自小金縣的駕駛員感動地對搶險隊員說:“我們在這里困了三天了,現在終于可以回家了,再也不用睡車上了,謝謝你們,你們太不容易了”。
牢記使命,架橋修路抗洪魔
2010年6月7日晚6時左右,松潘縣全境突降罕見的特大暴雨,晚7時,川汶路松潘代表處接到鎮江關鄉政府來電:“鎮江關地帶部分民房現正面臨被洪水倒灌的危險,需你們大力支援”。 防汛形勢嚴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汛情就是命令,興蜀公司松潘代表處立即組織工程技術人員、機械操作手和工程機械趕往受災現場進行搶險,一個小時后險情被控制,大家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想著這下終于可以回去吃飯了。
LJ3合同段負責在岷江中橋值班的工程技術人員劉春打來電話說岷江鄉圓管涵便橋因受泥石流襲擊, 隨時可能垮塌,一旦便橋垮塌,不但國道213線要斷道而且岷江鄉岷江村上百戶村民的生命財產將毀于一旦。
搶險隊員顧不上吃飯又再一次投入到岷江鄉便橋的搶險行列之中了。經過現場勘查后,松潘代表處召集各參建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現場商議搶通方案。最終大家一致決定采用如下方案:茂縣方向利用豎立的圓管涵做橋頭支撐,松潘方向利用舊橋橋臺做支撐,用工字鋼搭建一座限重20噸的便橋,立即組織人員及設備進行岷江鄉中橋的梁板安裝工作,以緩解交通壓力,確保213國道通行。方案一確定,各方立即展開工作。
由于水流湍急,茂縣方向豎立的圓管涵做支撐的工作一度受挫。由于要用70噸的吊車去吊約50噸的舊橋墩,狹隘的操作面也導致松潘方向舊橋橋墩的移位工作也無法展開。形勢危急,災情容不得搶險隊有過度的時間考慮,危難之際松潘代表處副處長謝剛作出一個大膽的決定,松潘方向也采用茂縣方向的方案,用豎立的圓管涵做橋頭支撐。命令下達,三軍用命,經過十多個小時晝夜作戰,比預期提前三小時完成作業任務。然而,新的難題接踵而至,只要梁板沒有架設完畢,超過20噸的重車就無法通行。為此,松潘代表處帶領搶險隊員克服道路泥濘通行能力差和山體滑坡等困難,實行了24小時工作制,從9公里外搶運梁板。過程異常艱辛,單是第一片梁板的運輸就花費了搶險隊5個小時的時間。“越是困難就越不能放棄,我們都是硬當當的漢子,這點困難算什么”關鍵時刻謝剛鏗鏘有力的話語激勵著搶險隊員。搶險隊員通過優化工序,合理施工終于完成了梁板架設任務。然而,幾天下來許多隊員已是傷病累累,有些因為連續幾天冒雨指揮車輛通行得了重感冒;有些為了安排現場的施工,顧不上吃飯,傷了胃,新病舊病一起復發。但是,隊員們的艱辛沒有白費,滔滔洪水之上,川汶公路依然暢通。
慷慨相助,填平溝壑筑坦途
2010年6月8日14時50分,國道317線汶馬路獅子坪電站繞壩路(電站修筑的附屬工程)長40多米路段塌陷,深達20余米,外側擋墻全部垮塌,交通瞬間中斷,上百輛汽車被滯留在塌方的兩側。
在接到阿壩州及電站請求支援的電話后,興蜀公司馬爾康代表處仲立副處長立刻趕往現場,實地察看災情后并召集參建單位制定搶通方案。馬爾康代表處從各參建單位抽調精干人員成立搶險青年突擊隊迅速投入搶險工作,力爭安全、快速的打通便道。在仲立副處長的統一調度下,臨近的汶馬路各參建單位共出動機具車輛25臺(套),運輸材料2000余立方。一車車砂石料、一粒粒土在挖掘機劃過優美的弧線下填進了坍塌深淵處,夜深了,伙食團送來了礦泉水、餅干,可沒有一個將士舍得花哪怕是一分鐘的時間去喝一瓶水去吃一片干糧,大家心里只有一個目標:快點、快點、再快點……早一分鐘打通道路就早一分鐘讓滯留的車輛回家!經過一晝夜不懈的努力,在建設者一雙雙熬紅的雙眼下,第二天早上一條臨時的半幅通道形成了,基本保證了交通的通行。那一刻人們在歡呼,滯留的車輛集體按響了手中的汽笛以表示對修路人的致敬!那一刻整個山谷都久久回旋著勝利的喜悅!
風雪無阻,守護游子除夕歸家路
2010年2月13日農歷虎年除夕的下午,主動請纓留守現場的茂縣代表處管段工程師陳超正忙著準備工地年夜飯。突然一陣急促的電話鈴音打斷了他。“陳工,渭門鄉境內下午3點左右發生垮方”川汶路LJ9合同段的值班人員打來報警電話。
渭門鄉?渭門鄉!那不是黑水、松潘、九寨等地通往成都的必經要道嘛。大雪紛飛,如果垮方造成斷道,那么過往的車輛豈不是無法回家團聚了嗎?...想到這些陳超抓起衣服沖出屋子,喊上值班駕駛員快速趕往事發現場。這時垮方體兩側已滯留了近百車輛,看到有工程指揮車過來,大家都不約而同的把期盼的目光投向了匆匆走下車的陳超。
在勘察完現場后,陳超召集先期抵達的施工單位值班人員商議搶通方案。當得知施工單位的值班工程機械已整裝待命,隨時都可以開展作業。陳超內心倍感欣慰,公司一整套健全的安全應急制度關鍵時刻顯出威力來了,平時的工作真的是沒有白做,安全信息通報制度快速高效,安全應急預案切實可行,各項工作都按照之前演練過的那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經過緊急會商,大家一致通過搶通方案:鑒于垮方體目前已基本穩定,搶險隊可以利用附近料場儲存的砂石料沿垮方體外側填筑半弧形的臨時便道。說干就干,早已等候在附近的工程機械在調度員的指揮下從迅速開展填筑作業。由于各參建單位反應迅速,方案可行、施工組織有序,搶險隊僅用了三個多小時的時間便搶通便道。滯留在此藏羌同胞終于可以在除夕夜和家人團聚了。望著消失在茫茫飛雪中的汽車,陳超內心一陣溫暖“雖然辛苦,但是能有這樣一個特殊的除夕,值了!”
昂揚的保通精神
巍巍雪域,茫茫高原,路長橋長,筑路人前進的步履未曾停歇;災后重建、勇當開路先鋒,交通人奉獻的本色從未改變;不畏艱險、攻堅克難,建設者拼搏的豪情依然壯麗。讓雪山作證,明月為鑒。
以興蜀公司為代表的公路建設者們為了災后重建淚別親人、割舍親情、舍小家顧大家、辛勤付出,除了用奉獻精神來描述興蜀人的胸懷,很難找到更貼切的字眼,這種奉獻精神,只有胸懷崇高交通事業的興蜀人才能如此完美的演繹。他們的這種精神,再一次創造了公路修建史上的奇跡。他們是頂天立地的英雄漢。